看到沙漠,你會想到甚麼?一望無際的沙洲、駱駝、烈日……對,還有仙人掌!
為甚麼要說仙人掌?仙人掌和 Orang Kluang 或是居鑾有甚麼聯繫?吃了王母娘娘橎桃的山猴子或者愛說上一千零一夜故事的阿凡提,可能知道接下我要說的是甚麼。
哈,其實是不知道如何開頭,再加上很久沒有寫作文了,所以給他亂入了一下……=P
不過這真的跟仙人掌有關。
前陣子為了慶祝吉靈人過年(也就是印度人過年啦~),我向老板申請幾天假期回鄉,並且跑單幫。應同事的要求帶些土產回去孝敬他們,怎麼說都新來初到怎都得做做人情。可問題來了,居鑾有啥土產?新東發的豆沙餅?不知道是不是 Halal 的,馬來同事不能吃。老巴剎的牛肉粉?打包上去都糊作一團了。火車站的烤麵包?算了,到 1U 的 Kluang Station 還比較快,雖然又貴又不好吃。難到照幾張南峇山的照片回去?那我可以收拾包伏走人了……
真的這麼難嗎?居鑾有何特產?其實下了 Air Hitam 的交流道,沿路駛向居鑾的路上,答案就出來了。沒錯,就是仙人掌的弟弟,火龍果,又名龍珠果(取這個名字的人一定很愛看七龍珠 =P)。
雖然在台灣時已知道這水果的存在,但知道它是仙人掌的弟弟還是回來看了本地報章後的事了。
也不知道甚麼時候的事,居鑾竟然成了火龍果的生產地。本應生長在沙漠的仙人掌,竟然履蓋了大部份居鑾的山坡。更甚者,火龍果紅酒這樣的延伸產品都出來了。我老媽還告之,金華倫酒樓還和業者合作推出甚麼一日遊的和火龍果酒席。訪客不單止來自國內東西南北,連新加坡訪客也在其中。
所以,下回不知道該買些甚麼做手信時,也許可以考慮買龍珠果。
Friday, November 30, 2007
Friday, November 23, 2007
舊地重遊
上個月僑大園遊會,在中央唸書的侄子也跑去玩,於是藉機回僑大逛了一下。
從僑大畢業十來年了,除了拍畢業照之外,幾乎沒有為她留下吉光片羽。所以這一次特地帶了相機,希望為她留下一些片段。順便讓其他在或不在台灣的朋友們,做個紀錄。
未完待續⋯
從僑大畢業十來年了,除了拍畢業照之外,幾乎沒有為她留下吉光片羽。所以這一次特地帶了相機,希望為她留下一些片段。順便讓其他在或不在台灣的朋友們,做個紀錄。
未完待續⋯
Tuesday, September 25, 2007
MLA & OAC
MLA-The Museums, Libraries and Archives Council, UK (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委員會)
成立2000年4月, 由英國文化媒體與運動部(DCMS)所資助之非部門性的政府組織, 成立的其中一項願景是把博物館、圖書館和檔案館連結民眾到知識、資訊、創新與創意啟發(即投資知識)
為了Discovering UK Collections, MLA建置了名為Cornucopia的資料庫(OA), 收錄了MLA項下文化資產機構館藏目錄, 提供finding aids等
OAC-Online Archive of California 加利福尼亞數位圖書館(California Digital Library,CDL)其中一項open access數位資源...
我們背後沒什麼豐沛的政府資源或強有力的學術機器在支撐著, 不過可以思考從小做起的模式
透過網路媒介, 利用像是EAD這種標準(EAD昰一種SGML DTD, 通常用在檔案、文件、個人文書的描述編排, 因為查檢工具較長, 較敘述性與解釋, 和階層層級上較具結構化) 來描述我們想留下來的文化物, 或許是另一種保存形式的開端...
成立2000年4月, 由英國文化媒體與運動部(DCMS)所資助之非部門性的政府組織, 成立的其中一項願景是把博物館、圖書館和檔案館連結民眾到知識、資訊、創新與創意啟發(即投資知識)
為了Discovering UK Collections, MLA建置了名為Cornucopia的資料庫(OA), 收錄了MLA項下文化資產機構館藏目錄, 提供finding aids等
OAC-Online Archive of California 加利福尼亞數位圖書館(California Digital Library,CDL)其中一項open access數位資源...
我們背後沒什麼豐沛的政府資源或強有力的學術機器在支撐著, 不過可以思考從小做起的模式
透過網路媒介, 利用像是EAD這種標準(EAD昰一種SGML DTD, 通常用在檔案、文件、個人文書的描述編排, 因為查檢工具較長, 較敘述性與解釋, 和階層層級上較具結構化) 來描述我們想留下來的文化物, 或許是另一種保存形式的開端...
Monday, August 27, 2007
关于居銮火车站





除了依士迈老街,接下来的就是居銮火车站了,
这是矛盾的时代,经济发展和古老建筑到底是谁要让路,
最近我国最有历史价值的麻疯病院(可能是世界最大的麻疯社区),
也在国家发展下要让路给玛拉发展成校区,
民间文史工作者都在努力发起捥救的行动,
居銮火车站不知道会在甚麼时候被时代淘汰,
我们有可能像高雄火车站让路给新高雄火车站,
但是卻又可以完整的向后迁移再发展成历史文物馆吗?
五月在居銮办艺术营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希望为下一代培养对古建筑保护的人员,
也是希望喚起居銮人的意识,
三百多人的营会,如果有一人能夠被我们影响都算是成功了。
火车站有写着很多人的记忆,
但卻很少人为它记录历史,
居銮文史工作者很少,
叶斌先生和曾雅九先生就为居銮写过一些东西,
而为居銮火车站用画笔画下的只有张育南老师,
高秉益老师每天拿着相機也没拍下甚麼,很可惜!
选了几张张育南老师画的火车站给大家分享。
Thursday, August 23, 2007
How are you guys~
I am very sorry that I can't type Chinese here, hope you guys don't mind. I just want to share some pictures with you which were taken in Brunei few months ago. I came here for teaching two years ago, I thought this is a very small kampung, luckily it is not as small as I expected. This place is nice! Some of my colleagues are from Indian, some are Philippino, Taiwanese and West Malaysian. I have learn many many from this job and from these people. I believe that no matter where we are, what we do, we have a mission to carry out, we never knew how far we can reach unless we try. All the best for all of you.
Wednesday, July 25, 2007
Saturday, July 14, 2007
居銮老街户外写生
这是艺术营其中一天一大清早,把全国三百多位学生带到居銮的老街Jalan Ismail (就是火车路榕树下那里) 进行的写生活动,那么多人在居銮写生我想应该是第一次,所以吸引了不少当地的人围观。幸好我们有事先跟銮中的领养警官报备 (对于领养二字其实打很大的问号?各位自己去想吧),警察只是来看看,没有kacau就谢天谢地了。
话说回来,我们之前在那里做研究的时候,我才发现那条老街,其实最早的建筑不是店面设计,而是住家来的,现在只有少数一两间是保有当初的原貌,其中一间就是雪秋的老家,不过最近也在掛牌要卖了,如果被买成商业用途那就太可惜了,这排建筑物已有七十年以上的历史了,也就是二战前的建筑,在老一辈人的口中还可以听到在这条老街上二战时所发生的事情。
Friday, July 13, 2007
再现居銮印象
Friday, May 18, 2007
政大80周年紀錄片 5/19播出
5/20為國立政治大學80周年校慶,政大校友會與海內外校友共同舉辦第五屆世界校友嘉年華會,並委託TVBS製播「風起雲湧80年」電視紀錄片,記錄大學發展歷程,內容橫跨南京、重慶、台北三個時期,將於5/19在TVBS頻道播出。在校園裡辦的活動,我們不一定會出席,有空還是可以看看紀錄片。
Saturday, May 12, 2007
時空的回顧
前國立臺南藝術學院校長 漢寶德著
原文刊於大地地理雜誌 2001 年.一月號
人為甚麼為自己留下記錄?因為人是容易遺忘的動物,是感情的動物。因為感情,人類對逝去的歲月,過往的人生,因回顧而傷感,因感傷而生高尚的情懷。人類留下的一切記錄,不過是為了勾起不斷的感傷而已,而傷感是文化的濫觴。
我是一個記憶力特別不好的人,加上沒有保留記錄、整理記錄的習慣,所以退休後,朋友們要我寫回憶錄,我才嘗試回顧過往的歲月,這才發現往日的一切大多如霧裡看花,模糊不清了。而生命中留下的一鱗半爪的痕跡,都使我傷感不已。時空轉移,人事全非,撫今追昔,豈不令人慨然長嘆!
我的回憶使我覺悟到,對過往歲月的回顧所產生的傷感,並沒有重要不重要的分別。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歲月,平凡的事件,一旦逝去,都有回顧的價值。如果有明確的面貌重新呈現出來,都能動人心弦。這就是為甚麼一張老照片也彌足珍貴的原因。
在箱子裡翻到一張幾十年前的汽車照片,引發了我一連串的回憶。我記得三十幾年初回東海任教的時候,生活在荒涼的大度山上是非常孤寂的。由於交通不便,住進校園幾乎就與外界隔絕。去一趙台北是很困難的旅程,因為火車票不容易買到。而我為了經常去台北辦事,就把在美國幾年辛苦積下來的一點存款,買了一部二手車,經常與內人奔波於北、中之間。
這部車的照片使我想起沒有高速公路時代的台灣。高速公路把台灣的時空壓縮,使我們心目中只有台北、台中等幾個主要的城市。可是在三十幾年前,台灣是很廣袤的,即使開著一部小汽車,也有走不盡的感覺。因為一號公路只有單線,要與貨車、公車、耕耘機,甚至牛車、腳踏車共用,車行緩慢,有足夠的時間欣賞沿途的地方風光,甚至品嘗地方食物的風味。
我記得,我們開車出東海左轉,經沙鹿、清水北上,沿途是相思林的山坡,念人心曠神怡。然後要過大甲溪、大安溪上的兩座窄橋,見一片片石灘的河口,使人感到先民開闢的艱辛。過苑裡繼續北上,見海風下的農田與農舍。轉入頭份,已經兩個多小時了,我們通常會在街上小吃再上路。
自頭份轉入山路,見台灣北部山區峰巒的景觀,車路迴轉,到了新竹,看到右老的東門,一路北上,經過了每一個重要的市鎮。楊梅、中壢、桃園、新莊,經淡水河上的中興橋,進入台北火車站前。
每走一趟,好像走過了北台灣的地理與歷史,每一次往返,都使我發思古之幽情。
可是曾幾何時,高速公路已駕凌台灣的時空之上。旅行不過是到達的過程,不再有行行復行行的感覺了。但是我們可以想像,人類用車、馬甚至徒步旅行的時代,每一次旅程都是一次入一的探索。而文人的遊記,都成為重要的共同記憶,特別精采的,不免使我們興起重履他們的足跡、走入歷史的願望。
******************************************
原本不是很想轉貼文章的,因為有著作權的問題。然有些自己喜歡的文字網路上找不著,看到耀耀樓下的貼文,讓我想起了漢寶德的這篇文章⋯⋯
原文刊於大地地理雜誌 2001 年.一月號
人為甚麼為自己留下記錄?因為人是容易遺忘的動物,是感情的動物。因為感情,人類對逝去的歲月,過往的人生,因回顧而傷感,因感傷而生高尚的情懷。人類留下的一切記錄,不過是為了勾起不斷的感傷而已,而傷感是文化的濫觴。
我是一個記憶力特別不好的人,加上沒有保留記錄、整理記錄的習慣,所以退休後,朋友們要我寫回憶錄,我才嘗試回顧過往的歲月,這才發現往日的一切大多如霧裡看花,模糊不清了。而生命中留下的一鱗半爪的痕跡,都使我傷感不已。時空轉移,人事全非,撫今追昔,豈不令人慨然長嘆!
我的回憶使我覺悟到,對過往歲月的回顧所產生的傷感,並沒有重要不重要的分別。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歲月,平凡的事件,一旦逝去,都有回顧的價值。如果有明確的面貌重新呈現出來,都能動人心弦。這就是為甚麼一張老照片也彌足珍貴的原因。
在箱子裡翻到一張幾十年前的汽車照片,引發了我一連串的回憶。我記得三十幾年初回東海任教的時候,生活在荒涼的大度山上是非常孤寂的。由於交通不便,住進校園幾乎就與外界隔絕。去一趙台北是很困難的旅程,因為火車票不容易買到。而我為了經常去台北辦事,就把在美國幾年辛苦積下來的一點存款,買了一部二手車,經常與內人奔波於北、中之間。
這部車的照片使我想起沒有高速公路時代的台灣。高速公路把台灣的時空壓縮,使我們心目中只有台北、台中等幾個主要的城市。可是在三十幾年前,台灣是很廣袤的,即使開著一部小汽車,也有走不盡的感覺。因為一號公路只有單線,要與貨車、公車、耕耘機,甚至牛車、腳踏車共用,車行緩慢,有足夠的時間欣賞沿途的地方風光,甚至品嘗地方食物的風味。
我記得,我們開車出東海左轉,經沙鹿、清水北上,沿途是相思林的山坡,念人心曠神怡。然後要過大甲溪、大安溪上的兩座窄橋,見一片片石灘的河口,使人感到先民開闢的艱辛。過苑裡繼續北上,見海風下的農田與農舍。轉入頭份,已經兩個多小時了,我們通常會在街上小吃再上路。
自頭份轉入山路,見台灣北部山區峰巒的景觀,車路迴轉,到了新竹,看到右老的東門,一路北上,經過了每一個重要的市鎮。楊梅、中壢、桃園、新莊,經淡水河上的中興橋,進入台北火車站前。
每走一趟,好像走過了北台灣的地理與歷史,每一次往返,都使我發思古之幽情。
可是曾幾何時,高速公路已駕凌台灣的時空之上。旅行不過是到達的過程,不再有行行復行行的感覺了。但是我們可以想像,人類用車、馬甚至徒步旅行的時代,每一次旅程都是一次入一的探索。而文人的遊記,都成為重要的共同記憶,特別精采的,不免使我們興起重履他們的足跡、走入歷史的願望。
******************************************
原本不是很想轉貼文章的,因為有著作權的問題。然有些自己喜歡的文字網路上找不著,看到耀耀樓下的貼文,讓我想起了漢寶德的這篇文章⋯⋯
眼中的居銮
居鑾和普羅旺斯有甚麼不同?
從Air Hitam Tol進入居鑾,在2至3公里处就能看到滿山的龙珠果。
曾幾何時居鑾的土产多了一樣"龍珠果"。
然而豆沙餅,是東亞的好吃,還是東發的好吃到現在還是没有結論。
董總的下午茶冲泡的咖啡是來至居鑾的電視機牌咖啡粉。
火車站的咖啡店賣到吉隆坡One Utama就變了樣了,
然而回到居鑾看到火車站咖啡店高鹏滿座,總覺得這是居鑾的驕傲。
清晨的南峇山有濃雾,太阳從山後升起,有没有計算過太阳升起的位置是在南山多還是北山多。
老一輩的人說以前南峰比北峰高,現在北峰慢慢高過南峰了,你相信嗎??
那天去找鑾中以前的美術老師 張育南老師,從他那裡搬回百多張他曾畫過居鑾的水彩寫生。
畫裡有火車栅門的老街、有消失的哈芝瑪蘭、有南峇山下的人家還有七十年代的農家。
我用了一整天的時間在家翻拍作品,希望把這些作品数位化。
看到這些作品,有濃雾也有炊煙、有消失的木屋、也有風华不在的老街。
這是居鑾的文化和特色,在畫家的眼中居鑾有它的美。
透過畫家的畫筆把居鑾再詮釋,我感覺到居鑾的美不輸給給普羅旺斯。
這半年的時間常在居鑾走動,其實放慢腳步在居鑾老街走走,清晨到南峇山看看。
居鑾也是很美的。
图片說明:
第一张是火車栅門和Jalan Ismail的老店"萬和利",
現在萬和利翻新後,雖然造型保留以前的特色,但是卻少了岁月的味道。
第二張是哈芝瑪蘭的木屋區,現在以完全找不到了。
取而代之的是商業中心"帝王廣场",但是卻一點生意都没有。
第三張是南峇山全景,我喜欢那濃雾環山的感覺,還有那山下的房子。
Saturday, May 5, 2007
Thursday, March 22, 2007
Friday, March 16, 2007
忠信的消息
Sunday, March 4, 2007
政大小事幾件
我啊...躲在台北市的一角
除了業務上的需要, 與外界、友人的聯繫方式只有一種:e-mail
或是call我廈門街家裡的電話, 如果我在家, 你就能找到我...
手機, 我沒有, 昨晚還想了一下, 是不是該弄一隻來用用, 思考的結果和以前一樣: 沒這需求
在網路使用普及的台北, 資訊取得方便、聯繫不難, 我不覺得和朋友互通有無有多困難
除了我鮮少主動與人聯絡的惰性←我學姐說, 等我主動打電話給她... 難哦~
回到居鑾, 我就慘了, 只有56K又超級難撥通的網路, 算了...允許我選擇窩在家裡玩小孩~
或是call我廈門街家裡的電話, 如果我在家, 你就能找到我...
手機, 我沒有, 昨晚還想了一下, 是不是該弄一隻來用用, 思考的結果和以前一樣: 沒這需求
在網路使用普及的台北, 資訊取得方便、聯繫不難, 我不覺得和朋友互通有無有多困難
除了我鮮少主動與人聯絡的惰性←我學姐說, 等我主動打電話給她... 難哦~
回到居鑾, 我就慘了, 只有56K又超級難撥通的網路, 算了...允許我選擇窩在家裡玩小孩~
Saturday, March 3, 2007
Saturday, February 24, 2007
大年初一大象村聚會
今年決定不讓老井賺我們的錢,經電郵聯絡之後就定在大年初一假大象村聚會。
出席者有:媽媽、其威、無奈、啟文、OBS(美蘭)、厚耀、金生、文慶(不要叫百八了...)、振瑜、曉鳳還有我。

「媽媽,你還是沒變~」

「各說各的...」

「很用力的在聽...誰在說故事?」
ps.用手機拍的相片雜訊多,各位客倌 "青菜" 看啦...
姚姚來補一張:

「一副面色凝重的樣子...」
出席者有:媽媽、其威、無奈、啟文、OBS(美蘭)、厚耀、金生、文慶(不要叫百八了...)、振瑜、曉鳳還有我。
「媽媽,你還是沒變~」
「各說各的...」
「很用力的在聽...誰在說故事?」
ps.用手機拍的相片雜訊多,各位客倌 "青菜" 看啦...
姚姚來補一張:
「一副面色凝重的樣子...」
開張大吉
奉媽媽之命開了這個 blog,大家有空就來灌灌水吧。
忘了說,我是用上次美蘭發出的新年聚會裡的 email 去邀請大家的,不曉得還有沒有漏掉的誰,大家互相叫一下吧。
雖然是叫 OrangKluang、雖然標題上寫是給留過台的人用的,但基本上並無此限制。另外我會把大家升級成 admin,這樣打錯字什麼的,就可以修改文章了。如果我忘了改,再跟我說一聲吧。
忘了說,我是用上次美蘭發出的新年聚會裡的 email 去邀請大家的,不曉得還有沒有漏掉的誰,大家互相叫一下吧。
雖然是叫 OrangKluang、雖然標題上寫是給留過台的人用的,但基本上並無此限制。另外我會把大家升級成 admin,這樣打錯字什麼的,就可以修改文章了。如果我忘了改,再跟我說一聲吧。
Subscribe to:
Posts (Atom)